2011-11-25 03:00:3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尚希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尚希 發(fā)自北京
繼11月11日,豐臺區(qū)郭公莊車輛段項目四期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在出讓中取消保障房配建后,11月23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發(fā)出通告,調低了之前掛牌的兩地塊起始價格。其中后沙峪鎮(zhèn)土地從原始掛牌價52500萬元下調至47846萬元;平谷馬坊鎮(zhèn)地塊從37100萬元下調至31535萬元。兩地塊下調幅度分別接近9%和15%。
土地出讓門檻的步步降低,再一次印證了土地市場的寒冷。對于開發(fā)商而言,入冬之際,更是鮮有出手計劃。
土地出讓低迷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看見“關于調整平谷區(qū)馬坊鎮(zhèn)B05-01、B05-02地塊居住、社會停車場庫項目用地等2宗地掛牌起始價格的補充公告”,公告中對于這兩塊用地的掛牌起始價進行了調整,各項目其他出讓條件不變。
從這兩地塊的掛牌時間不難看出,長時間無人問津或是促使其調低價格的原因。其中,平谷區(qū)馬坊鎮(zhèn)B05-01、B05-02地塊居住、社會停車場庫項目用地,建設用地面積為65778平方米,競價開始時間為2011年4月20日。掛牌已有半年之久。而另一塊位于順義區(qū)后沙峪地塊,“上榜”也已有四個多月。
調整后,后沙峪鎮(zhèn)土地從原始掛牌價52500萬元下調至47846萬元;平谷馬坊鎮(zhèn)地塊從37100萬元下調至31535萬元。兩地塊下調幅度分別接近9%和15%。
“打折”之后的土地是否就能順利出讓,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也許并不樂觀。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根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北京土地儲備中心網站數據統(tǒng)計顯示:截至日前,北京住宅類土地成交額為360.1億,創(chuàng)造了最近4年的最低值。
從統(tǒng)計數據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今年來,住宅銷售額為1661億,雖然超過2008年同期,但是購入土地占比僅為21.7%,創(chuàng)造了最近4年來的最低值??梢哉f北京開發(fā)商已經明顯進入冬天模式,現(xiàn)金為王、減少購地,加快清理庫存成為最近6~12個月內大部分開發(fā)商的主要經營策略。
土地成“燙手山藥”
按照以往的市場規(guī)律,年末往往是房地產企業(yè)囤地的大好時機,而今年,受到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開發(fā)商的拿地熱情早已消磨殆盡。
在采訪中,一位不愿具名的開發(fā)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冷清直接波及了土地市場,除去價格因素外,開發(fā)商更多還是考慮地塊本身的價值所在,“目前大家都在迅速回籠資金,變現(xiàn)儲備。針對拿地,出手會相當謹慎。”
有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全國13個主要一二線城市累計成交居住用地同比縮減28%。十大標桿房企購地支出974億元,同比減少55.8%,購地支出僅占前10月銷售金額的21%,這一比例比2008年樓市低谷時的31%還要低。
不僅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紛紛出現(xiàn)土地流標,據中原集團地產研究中心監(jiān)測數據顯示,10月份重點城市居住用地流標率高達23%,較前期大增。今年1~10月,重點城市的居住用地累計成交量同比大幅減少28%。
年內仍將出現(xiàn)供應高峰
但對于土地市場而言,接下來的壓力也許更大。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告訴記者,目前距離商品住宅的供地計劃完成度相差甚遠,不僅影響政府這部分的土地出讓收入,還有可能導致未來一至兩年后新增商品住宅的供應不足。年底的時候,商品住宅地塊極有可能迎來一波供應高峰。
據了解,2011年北京供地計劃中商品住宅1220公頃,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不完全統(tǒng)計,2011年1~10月,全市供應商品住宅地塊成交514.6公頃,未成交63.4公頃,流拍58.7公頃,總計636.7公頃,占供應計劃5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