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9 02:08:0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戴榆 發(fā)自上海
每經記者 戴榆 發(fā)自上海
繼上海新東陽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新東陽)高淳分公司被曝涉嫌造假,上海市食品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 (以下簡稱上海市食安辦)聯合工商、質檢、食藥監(jiān)、公安等部門突擊檢查之后,上海新東陽又被指早已卷入商標侵權糾紛之中。
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新東陽)昨日(12月8日)給《每日經濟新聞》發(fā)來名為《商標被搶注,還要背黑鍋》的聲明,除澄清臺灣新東陽與上海新東陽無任何關系之外,也道出了兩家新東陽存在11年的恩怨糾葛。
聲明表示,大陸地區(qū)的新東陽集團實際負責人麥石來曾是臺灣新東陽的副董事長,在其任職期間將部分“新東陽”商標私擅注冊為其個人所有,已遭到臺灣地區(qū)相關部門“通緝在案”。記者從上海市閔行區(qū)工商局獲悉,麥石來還與上海新東陽的兩家外方股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新東陽的前世今生
據媒體報道,上海市食安辦初步調查發(fā)現,上海新東陽在滬3家面館使用的肉末肉臊等“面澆”均來自于莘莊門店,而并非來自南京。但食監(jiān)部門初步發(fā)現該莘莊門店有違法加工銷售肉制品半成品的行為。
與此同時,臺灣新東陽則發(fā)來聲明,除指責上海新東陽長期侵犯其商標權之外,更強調上海新東陽與其沒有任何關聯,但也因此受到了牽連,因此予以澄清。
聲明表示,臺灣地區(qū)新東陽系“臺灣地區(qū)百大品牌”,在大陸地區(qū)設立的公司名稱為 “上海寶饌貿易有限公司”“新東陽食品(浙江)有限公司”、“福州新捷陽食品有限公司”,這些公司也與上海新東陽無關。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有售的“新東陽”牌肉松,不少系隸屬于臺灣新東陽的福州新捷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也因“造假門”事件受到波及。臺灣新東陽表示,不少媒體及公眾存在誤解,故特予以澄清。
商標糾紛案持續(xù)11年
同時,臺灣地區(qū)新東陽昨日聲明表示,造成部分媒體及消費者產生混淆的原因實則另有隱情。臺灣地區(qū)新東陽法務部經理吳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雙方的商標糾紛案已持續(xù)了11年之久,該公司對“新東陽”商標的相關維權訴訟,目前亦在相關部門審理中。
據工商資料顯示,上海新東陽系中外合作企業(yè),外方為麥羅國際(新加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羅國際)與新加坡嘉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豐集團),中方為上海井亭實業(yè)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井亭)。
知情人士透露中方上海井亭提供土地、廠房等進行合作,而外方麥羅國際與嘉豐集團則以出資形式,其中麥石來實為麥羅國際與嘉豐集團的控制人。
記者從上海市閔行區(qū)工商局獲悉,麥除了以上海新東陽董事的身份出現外,還作為麥羅國際與嘉豐集團的代表人委派其他董事任職。
比如1994年10月,麥就以麥羅國際代表人資格簽字委派上海新東陽的5位董事人選以及董事長與總經理職務。在1996年又代表嘉豐集團簽字委派他人出任上海新東陽董事。而2004年12月1日的一份任免書文件中,麥則同時以麥羅國際與嘉豐集團的代表人身份出現,簽發(fā)了相關董事的任免工作,其中包括任命麥本人為上海新東陽董事。
而上海新東陽1998年開始籌備設立南京高淳分公司也留下了董事麥石來的印記。
據媒體報道,大陸地區(qū)新東陽集團,在上海投資設立的企業(yè)除了上海新東陽食品有限公司,還有上海藍與白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與白)、上海貴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客餐飲)和上?;輥眄槍崢I(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來順實業(yè))。
工商資料顯示,藍與白、惠來順實業(yè)的股東發(fā)起人皆為總盈國際有限公司與上海井亭實業(yè)公司,上海井亭實業(yè)公司正是上海新東陽的中方合作人,其中藍與白的法定代表人也是上海新東陽的法定代表人葉俊彥。有意思的是,葉在上海新東陽董事的身份也是麥簽字任命的。
同樣,另一家公司貴客餐飲,其法定代表人為吳青惠,正是上海新東陽的副總經理,也是日前前往南京高淳處理相關事宜的上海新東陽代表人員之一。記者欲就相關問題進行采訪,但吳女士的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tà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