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3 01:06:04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既不會像日本那樣陷入長期通縮,也不會像拉美國家那樣落“中等收入陷阱”。
匯豐大中華區(qū)屈宏斌:
6月新增貸款、M2以及M1數據顯示,前期政策寬松開始見效,可以稍減市場對經濟增速可能加速下滑的擔憂。鑒于央行之前已連續(xù)降息兩次,信貸增長有助于為刺激內需提供充裕的流動性支持,預期下半年仍有200個基點的存準率下調空間。
央行研究局副研究員熊鷺: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既不會像日本那樣陷入長期通縮,也不會像拉美國家那樣落“中等收入陷阱”,2010年1月以來的中國經濟調整,只是正常的基欽周期調整。基欽周期長度大致為43個月,上一輪基欽周期的谷底在2008年11月,從那時至2012年6月已經43個月,一些主要經濟先行指標都已見底回升。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郭田勇:
與鋼鐵物流企業(yè)交流,有負責人對銀監(jiān)部門多次對鋼鐵行業(yè)作風險提示頗為不滿。我說,銀監(jiān)會的基本職能就是管風險,發(fā)現問題該提示不提示也不對。隨著改革深化和門檻降低,產能過剩會是一種常態(tài),但行業(yè)過剩并不意味著所有企業(yè)都會出問題,希望銀行能參考風險提示有效甄別客戶,而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