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05 21:31:07
短短幾天,《人民的名義》全民發(fā)酵。飯桌旁、地鐵上,隨處都能聽到關于《人民的名義》的討論。育良、達康甚至成為網友熱議的“CP”,不過,在達康粉和育良粉的陣營之外,也有不少觀眾表示:“被只出現了兩集就‘領盒飯’的侯勇吸粉了。”更有甚者感嘆,不是陸毅的表演太弱,而是過招的對手太強大……
每經編輯|丁舟洋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短短幾天,《人民的名義》全民發(fā)酵。都不記得上一次如此全家整齊劃一的坐在電視機前守電視劇是什么時候了。
飯桌旁、地鐵上,隨處都能聽到關于《人民的名義》的討論。朋友圈里,達康書記是隨手轉發(fā)的表情包。育良、達康甚至成為網友熱議的“CP”,這原本只存在于吳亦凡、鹿晗之間的粉絲“撕番位”現在竟然出現在育良、達康之中。不得不說,作為互聯網土著民們,年輕觀眾的腦洞太大、太可愛。
在達康粉和育良粉的陣營之外,也有不少觀眾表示:“被只出現了兩集就‘領盒飯’的侯勇吸粉了。”
▲微博截圖
讓我們來重溫一下侯勇的角色,他飾演的趙德漢原型取材于原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他掌握著煤炭項目的審批,這讓他成了被“圍獵”的對象。
魏鵬遠平時衣著簡樸,經常騎一輛舊自行車上班,絲毫看不出家藏萬貫。但他有一套專門放錢的房子,被檢查機關發(fā)現有兩億元現金。在清點其家中現金的過程中,由于長時間不間斷工作,其中一臺點鈔機被當場燒壞。
▲視頻截圖
而侯勇的表演讓人拍案叫絕。從最初在家裝窮,到在辦公室里向反貪局工作人員叫板,再到最后被帶到秘密藏錢別墅前的精神崩潰,侯勇對這個小角色的詮釋完全可以被寫進電影表演教科書。
難怪有觀眾感嘆,不是陸毅的表演太弱,而是過招的對手太強大……這是一個值得讓人記住的生動角色,它如此真實地告訴我們:原來我們并不缺好演員!這一個老戲骨兩集的表演,碾壓十個小鮮肉。
▲《人民的名義》在豆瓣電影的評分發(fā)達8.8分
正如侯勇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所說,他們這一輩的演員永遠追求的是藝術上的NO.1,可以不演戲,也敢不演戲。
侯勇曾經也有過三年不演戲。身邊的朋友說你三年不演戲,觀眾把你忘了怎么辦?侯勇說:“沒關系,我年輕的時候能演年輕角色,中年能演中年角色,老年能演老年角色。”那么就要問了,這些小鮮肉明星,他們敢停三年、五年,等到三、四十歲時,再出來演戲嗎?
侯勇是如何將角色演繹的深入人心?在當下浮躁的影視圈中老戲骨們又如何自處?為此,每經影視(微信公眾號:meijingyingshi)記者采訪了侯勇。
【談角色】“我是農民的兒子”,大家聽到這句話應該會痛心吧
每經影視:侯老師拍這場戲吃了多少炸醬面?看您一直在吃,大家都饞了……
侯勇:吃了五六碗。因為戲里吃一碗,但拍的時候肯定不停的拍,各個角度,各個機位,各種景別,大概吃了有五六碗吧。
每經影視:這兩集結束后,后面還有您的戲份嗎?還是就“領盒飯”了?
侯勇:我被抓起來以后就沒有了,原來李路導演讓我演一個主要角色,后來因為跟我別的戲檔期上掰不開,所以說還是答應他演了這么個角色。
每經影視:演“小官巨貪”,您會有表演尺度方面的顧慮嗎?
侯勇:顧慮倒沒有,演員嘛,什么樣的角色我都愿意嘗試。的確,我之前的角色都太正面了,演貪官大家可能不太適應,我自己也不太適應,但還好順利完成了。
每經影視:剛開始觀眾都覺得您這個“貪官”心理素質特別好,差點以為冤枉您了。
侯勇:對,我覺得一個中年人,他面對調查不太會臉譜化。而且導演也是有意讓我來演這個角色的,就是因為可能之前大家想象不到我演的是個壞人。大家會以為是誤判,但是后來這個角色恰恰就是貪官。層層轉折,達到了導演預期的效果。
每經影視:戲里有一段“我是農民的兒子”的哭訴,這段臺詞有沒有給您什么觸動?
侯勇:對,周梅森老師這段戲的臺詞寫的挺好的,說“我是農民的兒子”。陸毅回了一句“農民怎么會生你這樣的兒子”。其實中國人往前數三代五代都是農民的后代,這個角色說這樣的話,是他心中所想。但是觀眾聽了,應該會很痛心吧。
【談行業(yè)】光有高收視數據又如何?創(chuàng)作者還是該有使命感
每經影視:大家都說你們的演技把陸毅秒殺了。
侯勇:我覺得他演檢察官演的挺好,雖然很儒雅,但是很堅決,很專業(yè),也很厲害。
每經影視:聽說拍這戲很多演員的片酬都是友情價,是真的嗎?
侯勇:確實是友情價。我這是友情價,因為李路是南京的導演,老大哥,我也南京籍的演員。我聽很多別的演員講,說這個戲大部分都是沖著一個友情,因為要是拿他的制作費來請演員的話,按市場價來走的話沒這么多預算。
每經影視:這次扮演了反派角色,您之后還想嘗試哪些角色?作為一個軍人,接戲時有沒有自己的標準?
侯勇:一個演員,特別是一個職業(yè)演員,不會去排斥正面、或者反面角色,只要這個人物寫得好,引起了他的表達欲,正面反面其實都一樣。
▲侯勇在劇集《白銀谷》中飾演康三爺
我這兩年也試圖嘗試去演一些大家意料不到的一些角色。但大家看我好像這兩年沒怎么演戲,當然也跟這兩年影視劇創(chuàng)作整體低迷、類型單一、迎合觀眾、被網絡所裹挾等有關系。所以說像我們這個年齡的演員,覺得沒有什么好戲可以演,這也是比較惆悵和無奈的一種心理吧。
影視劇創(chuàng)作回歸創(chuàng)作的本體,這也是大家說了多少次了,我估計未來也會奔這個方向走。
每經影視:好多網友說,就應該多播這種刺穿現實的戲。很多人認為現在的電視劇注水太重,仙俠滿天飛、網絡文改編遍地是、小鮮肉霸屏……您怎么看這種現狀?
侯勇:網友有這種反應我覺得也很真實。反正我覺得你說的這些所謂人氣偶像、IP流量劇,這個詞我還不敢用,都挺小兒科。我覺得還是應該回歸現實,包括一些創(chuàng)作的厚重感也好。我覺得文藝也好,影視劇也好,還是應該有一定的質量,一定的厚重感。創(chuàng)作者都應該有使命感,不然的話,都拍一些你說的這樣的戲,收視率高又怎么樣?收視率是啥呢,我們也搞不懂。
每經影視:您認為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播出后,對未來揭露社會黑暗面、打擊腐敗有什么啟示作用?
侯勇:對于揭露社會陰暗面跟打擊腐敗,我覺得觀眾在新聞報道、真實案件中都能得到啟發(fā)。但把它擱在一個文藝作品里,特別是影視作品里,大家可能看著就會覺得距離自己很近,有一些人情味,也會極具時代感和代表性。
文藝也要反映時代,它有展現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一個功能。影視劇也是當仁不讓,要去反映。只是往往大家不敢碰、不愿意碰這些話題?,F在我覺得能正面面對,本身就說明創(chuàng)作者和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心。
【談表演】演員在熒屏上,一直在跟觀眾博弈
每經影視:在您看來,一部好的“反腐劇”必須要具備的元素是什么?
侯勇:“反腐劇”具備的元素首先是要真實。用整體的真實,再加上一些具體方面的藝術創(chuàng)作,這種虛實結合劇作結構,給觀眾帶來沖擊力。
每經影視:趙處長這個角色從最初淡定、后來暴怒再到崩潰,層次感特別強。這是一個“戲中戲”,就跟陸毅在戲里說的,趙處長三個地方三種演技。真正的貪官最初也是如此淡定嗎?還是侯老師的演出效果?
侯勇:你說的特別對,這個角色是有層次的。檢查院去調查他的時候,這個人第一反應肯定是掩蓋,然后隨著抽絲剝繭的調查,這個人從拒不承認、似是而非,到最后鐵證如山面前,整個崩潰了。是根據劇情、和這個人物整個當時心理上的變化來展開這段劇情(表演)的。
▲視頻截圖
每經影視:現在的電視劇都有一個臉譜化的問題,一看角色的言談和造型就能猜出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您的這個角色就很好地避免了這個問題,是不是覺得也算是電視劇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很好的體驗和實踐?
侯勇:對,我們以往的影視劇創(chuàng)作或者文學創(chuàng)作都會有正反派之分,這也是很多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一個路數,也會有一些創(chuàng)作者會正反打,就是說看著不像壞人的演個壞人,但這都是表面工夫。我覺得應該去琢磨怎么進入人物內心,用一個角色來打動觀眾,讓觀眾記得這個人物形象。
其實影視劇創(chuàng)作, 是編劇的一度創(chuàng)作,演員的二度創(chuàng)作,演員在熒屏上一直在跟觀眾博弈。你讓他相信你做的你就贏了,你做不到就失敗了。
每經影視:看了該劇,看了您的表演,我覺得“官場如戲,全靠演技”,侯老師有這種感慨么?
侯勇:這句話說得很深奧,官場生態(tài)也可以放大到整個社會生態(tài),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真誠面對卻變成了一個笑話,黑白顛倒非??膳?。這其實需要重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這是全社會的事兒,也不是三五年的事兒。我們不光在文藝作品表達這些事情,這是一個社會現象,我們共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