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26 17:59:13
2018年,恰逢華誼兄弟24周年、王中磊48歲,華誼兄弟與創(chuàng)始人之一王中磊似乎也都處于“多事之秋”。近期,《手機2》被質疑、“高比例”質押、實控人“被跑路”、股價暴跌等一系列傳聞,使得華誼兄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輿論風波,每日經濟新聞《專訪董事會》欄目記者走進華誼兄弟,就籠罩在華誼兄弟身上的輿論迷霧對王中磊進行了獨家專訪……
每經記者|牟璇 每經編輯|杜蔚
即使是提前數(shù)個月就定好了與華誼兄弟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的專訪,但在臨近專訪時華誼兄弟面對了巨大的輿論風波,因此也擔心此次專訪是否就此擱置。直至收到華誼兄弟方“專訪照舊”消息,并順利見到了王中磊,這顆懸在心頭的石頭才得以落下。
而2018年,恰逢華誼兄弟24周年、王中磊48歲,華誼兄弟與創(chuàng)始人之一王中磊似乎也都處于“多事之秋”。
▲王中磊現(xiàn)場發(fā)布“H計劃” (華誼兄弟供圖)
作為第一家登陸A股市場的民營影視公司,華誼兄弟開創(chuàng)了中國電影商業(yè)化的先河,是國內影視公司中無可否認的領軍企業(yè)。
但近期,《手機2》被質疑、“高比例”質押、實控人“被跑路”、股價暴跌等一系列傳聞,使得華誼兄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輿論風波,有媒體形容是華誼兄弟的“至暗時刻”。
此次,每日經濟新聞《專訪董事會》欄目記者走進華誼兄弟,就籠罩在華誼兄弟身上的輿論迷霧對王中磊進行了獨家專訪,王中磊不僅從戰(zhàn)略層面,詳細解讀了華誼兄弟過去的得失、遺憾,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而且未回避記者上述提問,坦誠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本文開篇,以近期市場關心的內容始。
直面質疑:華誼兄弟市值一度達到800億,當時賣一點我現(xiàn)在都可以退休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我們看到,就媒體報道的“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幾乎全部股權,瘋狂套現(xiàn)”的謠言,華誼兄弟發(fā)布了公告并已經啟動法律程序,而中軍總也表示將以自籌資金增持不低于1億元公司股票。關于此次謠言對公司的傷害,中磊總有怎樣的看法。
王中磊:我跟中軍從2011年便開始質押,質押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不想套現(xiàn)。股權質押是所有上市公司或者公司持有者的一種特別正常的融資,是合法合規(guī)的。
華誼兄弟市值一度達到了800億,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要套現(xiàn),當時賣一點我現(xiàn)在都可以退休。但為什么我們沒有那樣做,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事業(yè)有信心,我們歡迎所有的監(jiān)督,但是不要把沒影的、或者沒依據(jù)的事,強加到我們身上,這是我的回應。
NBD:請問《手機2》的拍攝進展如何?
王中磊:單獨從電影來說,是正常拍攝的狀況。無論是我還是中軍,包括整個華誼兄弟團隊都是非常尊重國家管理、尊重法律法規(guī),要不然也沒有辦法成為一個上市公司。
▲華誼兄弟的業(yè)務布局(華誼兄弟官網截圖)
NBD:如今監(jiān)管對整個行業(y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于行業(yè)規(guī)范化您有什么看法。
王中磊:行業(yè)規(guī)范化特別重要,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行業(yè)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浮出水面,包括前段時間的所謂發(fā)行成本不透明,然后退票風波、明星成本提高,這些問題都需要規(guī)范和解決,當這個產業(yè)越來越大的時候,沒有規(guī)范的市場一定會出問題。
所以我特別擁護市場規(guī)范性,這個行業(yè)最容易出現(xiàn)比較有傳播屬性和八卦屬性的新聞,這就更需要政府部門的規(guī)范和調查。也不要一桿子把負擔全部加到企業(yè)身上,讓稅收政策規(guī)范化全變成影視投資企業(yè)的事,若企業(yè)不堪重負產能會特別低,最終傷害的還是消費者。
經歷低谷:引進《摔跤吧!爸爸》的成功是很強的提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于2016年中旬與王中磊進行深度采訪,彼時,王中磊剛剛從負責多年的影視娛樂板塊,轉變?yōu)槿尕撠煿疽磺薪洜I和管理工作。
從聚焦“點”,到縱觀“面”,王中磊將自己比喻為“串珠人”:“從前我可能只需要做好一條珍珠項鏈當中最璀璨的那顆珍珠,但是我現(xiàn)在更多的是做一個串珠人,把這些珍珠串在一起的人。這些珍珠除了自己的珍珠,還有從外面收集的珍珠。”
而此次專訪距離上一次已兩年,談起自己“串珠人”的角色,他說:“要把珠子用一條線串起來比較容易,但要做成一條更漂亮的項鏈,需要更多的設計。”
▲王中磊發(fā)布“H計劃” (華誼兄弟供圖)
NBD:距離上次跟您的采訪兩年時間,您作為“串珠人”串起了哪些珍珠。
王中磊:我們通過內部孵化、外部并購把內容體系建立強大。我個人也會去投資一些更年輕的公司,把他們扶持起來,看是否有機會放回我們上市公司,變成一顆更好的珍珠。
作為經營者,要思考如何將產業(yè)鏈做得更好,是什么都做還是選擇性得做,我現(xiàn)在想盡量將我們已經做了很久的板塊串起來。
NBD:覺得自己“串珠人”的角色合格嗎?
王中磊:我覺得還沒達到我特別希望的狀態(tài),沒有特別順暢,我是希望有一天能夠打通“任督二脈”。其實我們現(xiàn)在還有很多外部業(yè)務合作,包括阿里也看到我們在實景部分做了這么多年,想把他們的IP跟我們融合進來。這是我做“串珠人”CEO的小小心得,最終還需要時間來考證。
NBD:您與葉寧總(注:葉寧為華誼兄弟副總裁、華誼兄弟電影總經理)的合作愉快嗎,如何評價他的工作和團隊。
王中磊:這兩年我覺得在跟葉寧以及整個團隊合作方面,“磨合期”已經基本度過,無論對華誼兄弟的企業(yè)理念,還是對電影的理念,團隊都越來越融入。
NBD:您覺得您與中軍總對葉寧的工作壓力大嗎?
王中磊:應該不小。因為電影在華誼兄弟里面,其實是最大的一顆珍珠,如果沒有電影,實景娛樂什么的都是偽命題。要讓華誼兄弟整個全產業(yè)鏈更好運行,就更需要有生命力的電影內容來支撐,這對團隊來說肯定有很大壓力。
另外,上市公司要對公眾負責,就一定要看盈利,所以對于葉寧來說,要拍好電影,還得賺錢,當然這也是團隊必須要承受一個壓力。
NBD:去年作品的成功讓公司走出短期低迷,這在您的意料之中嗎?
王中磊:華誼兄弟對內容的堅持一直沒有改變。去年,我們走了10個月試驗期,上半年我們引進《摔跤吧!爸爸》,那一次成功對我們是很強的提振,并不是業(yè)績的提振,而是對內容的堅持受到了市場認可的欣慰。
前兩、三年,華誼兄弟電影份額下滑過,但經過這么長時間,我發(fā)現(xiàn)我們堅持以內容創(chuàng)作為核心沒有錯,此次新一季“H計劃”也表達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
▲《摔跤吧!爸爸》收獲近13億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NBD:華誼兄弟今年成立24周年,這些年您覺得有哪些做的特別好的,又有哪些遺憾和有待改進的地方?
王中磊:做得好的地方,我覺得至少沒缺席中國電影高速發(fā)展的這十幾年,中國電影經歷了幾輪洗禮,包括資本的洗禮、互聯(lián)網的洗禮、更新?lián)Q代的洗禮等等,而我們一直在堅持,沒有迷失。需要總結的部分是,不能滿足以前的成績,要利用自己的經驗和對行業(yè)的理解,內容方面應該更大膽一點,再年輕化一點。
多重爭議:我們是輕資產公司,但是現(xiàn)階段我有“重”的權利
華誼兄弟的成長路徑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從登陸A股市場以來,經歷過資本熱捧股價暴漲,也遭遇過瘋狂質疑到股價暴跌,與此同時,華誼兄弟的每一步新的嘗試也伴隨著輿論的眾說紛紜,相較于其余影視公司的相對“平靜”,多年以來市場對華誼兄弟的爭議從未停息。
此次專訪,對于無論是主題樂園飽受質疑、還是高溢價捆綁明星,亦或是所謂靠減持手游公司支撐業(yè)績,王中磊均沒有回避。
▲華誼兄弟的實景娛樂項目(華誼兄弟官網截圖)
NBD:華誼兄弟自上市以來話題不斷,從上市之初的明星股東瘋狂套現(xiàn)、到一度瘋狂擴張受到質疑、以及高溢價捆綁明星工作室、業(yè)績下滑等,可以說,華誼兄弟是在極大的壓力下走下來的,您會關注這些對公司來講可能會相對負面的報道嗎?
王中磊:在最開始的時候我肯定也會關注,關注新聞輿論以及包括行業(yè)動態(tài),但這兩年做公司CEO,看得反而少一些了。
華誼兄弟做了很多的第一,是第一家民營電影上市公司,我們跟資本對接,做了更多的嘗試。剛剛你提到一些細節(jié)的東西,包括明星、導演工作室,其實每次都是華誼在做“第一次”,作為一家求變和改革的企業(yè),第一個試錯的一定是你,第一個接受到大眾眼光的也是你。
作為華誼兄弟的管理者,如果擔心被過分關注,擔心這些爭議會不會讓你很麻煩,那大可做一個特別中庸的公司,我們用自己的老本也可以吃幾年。我國的影視公司尤其是民營公司,現(xiàn)在都是屬于創(chuàng)始人主持工作的階段,而創(chuàng)始人是帶著理想,從比較俗的角度說企業(yè)關乎他身家性命。我是把華誼兄弟當成生命來做的,所以要有勇氣去面對所有的挑戰(zhàn),包括爭議。
NBD:對于東陽美拉和東陽浩瀚,華誼兄弟是深度綁定明星的模式,這些年來這兩家公司的發(fā)展也備受關注,能不能談談這兩家公司的現(xiàn)狀。
王中磊:美拉和浩瀚,這兩家公司一個是以導演內容為主體,一個以演員為主體,其實無論是兩家公司的估值、還是業(yè)績要求,我們也都是試驗性的。所有影視公司最重要的資源是創(chuàng)作者資源,我們就一個目的,為了掌握更好的創(chuàng)意資源,才可以持續(xù)發(fā)展。
NBD:大家還很關注,外界將對掌趣科技的投資認為是華誼兄弟“不務正業(yè)”,而掌趣科技也被媒體解讀為華誼兄弟的“提款機”。
王中磊:我們并不是金融類或者投資類企業(yè)。最初投資掌趣科技時特別流行“影游聯(lián)動”,大家都希望從這里面可以產生巨大的價值?,F(xiàn)在看起來,“影游聯(lián)動”成立但很難成為常態(tài),這時候我們就減少在游戲方面的合作和收購。
在投資上(掌趣科技)取得這么好的收益,也是特別有意思的。原本我們進入時是A輪或者pre-A輪,接近天使投資,我們的想法是“影游聯(lián)動”,后來發(fā)現(xiàn)人家自身手游發(fā)展得特別好,而我們在資本投入上的獲取又可以反哺我們的電影內容制作。那么就還不如更多從個案去合作,也不用費很大的勁。
同樣在5、6年前,我們覺得文化、影視、旅游方面是不是可以聯(lián)動,也就是實景娛樂,我們也是試驗性往前推。做到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華誼兄弟模式是有可行性的,當然最近大家對我們實景娛樂的關注也比較多。
▲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效果圖(華誼兄弟供圖)
NBD:說到公司的實景娛樂板塊,確實大家對這個方面質疑也特別多,外界質疑華誼兄弟是以實景娛樂來做房地產,對此您怎么看。
王中磊:我們不是重資產,第一,我們沒有這么大的資本,第二我們也玩不轉房地產那些事情,并且我們持有那些資產對公司來說也不是良性發(fā)展。
比如蘇州的電影世界,外界質疑好像華誼兄弟占股比例較高,是不是你們變成了重資產。其實這些都只是一個階段,我們是第一個做這個事情,這個模式初期很難取得所有人信任,因此我們就要自己努力,包括我們可能要投入較大資金。但輕資產一定是我們最終的方案,因為我們是文化輸出公司。我們是輕資產公司,但是現(xiàn)階段我有“重”的權利。
NBD:實景娛樂到底未來空間有多大,華誼兄弟會堅持去做嗎?
王中磊:會堅持,而且我覺得它開始要開花結果了。我非常重視實景娛樂,并且越做越有信心,越來越能摸清結構,我們學習迪士尼,但走的路不一定是迪士尼的路。我們的結構就是IP輸出、管理輸出、品牌輸出。讓內容取得更大價值,這個目的是跟迪士尼一樣,但不一樣的是,迪士尼是重資產,而對華誼兄弟來說要輕盈,更多是創(chuàng)意和管理。
NBD:以后會更加輕資產?
王中磊:對,會更加輕資產。我等蘇州做好以后,我希望有錢的資本把我的股權買了,就更輕資產了(笑)。
NBD: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歷程為華誼兄弟帶來了怎樣的發(fā)展?
王中磊:華誼兄弟本身就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改革開放讓我們有機會在文化行業(yè)里面慢慢開始以一個企業(yè)姿態(tài)出現(xiàn),開始以創(chuàng)造者出現(xiàn)。我們自己本身每走一步,也見證了改革開放每一步。像我們拍電影,最開始就拍現(xiàn)實主義題材,像我們喜歡拍軍旅題材,最開始就拍電視劇《士兵突擊》,像馮小剛整個系列,華誼兄弟的電影積累這個時代的東西,可能用了些嬉笑怒罵的方式,但記錄的就是改革開放,記錄著我們時代的發(fā)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