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7 22:15:55
11月27日(周一),北交所繼續(xù)火熱,深滬股市仍有所承壓。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30%至3031.70點,深綜指跌0.38%,創(chuàng)業(yè)板綜指跌0.20%,科創(chuàng)50指數漲0.38%。
北證50指數高開后即往上猛沖,一度上漲12.67%,收盤仍漲11.41%,錄得30%漲停的個股高達30只。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本周一的成交額高達303億元,較上周五的173億元大幅放量。這個成交額與主板相比雖然算不上什么,但卻是北交所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
由深滬股市表現看,汽車、半導體、儀表、煤炭等板塊表現較好,傳媒、房地產、保險、釀酒等板塊表現稍弱。汽車股上漲與部分地區(qū)加大汽車消費補貼力度相關,也與一則華為與長安汽車合作的消息相關。
北上資金本周一小幅凈買入滬深A股3.34億元。相關市場方面,本周一港股恒指收盤微跌0.18%。匯市方面,人民幣匯率于上周二升到階段性高點,其后大致為橫盤狀態(tài)。
當前市場大致消化了美聯(lián)儲可能已經結束加息周期的預期,但未來美聯(lián)儲將于何時降息卻不太好說,還需要宏觀經濟面更多佐證。在人民幣匯率方面,除受美元表現影響外,更受國內經濟情況影響,包括經濟指標及一些與扶持經濟相關的政策措施。
A股相關消息面偏暖,央行、財政部等八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fā)展壯大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包括幫助私營企業(yè)獲得融資,提高民營企業(yè)貸款比重,積極針對產業(yè)鏈供應鏈需求提供金融服務等。
10月份最后一份相對重要的經濟指標于本周一上午公布,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實現利潤總額61154.2億元,同比下降7.8%,降幅比1~9月收窄1.2個百分點。
接下來,深滬A股或有機會對北交所火熱表現漸漸“脫敏”,或者說深滬股市的表現有可能轉好,故建議投資者仍宜持股堅守,不必因暫時的相對低迷而喪失信心。
當前深滬股市的基本面實際上已有較明顯好轉,只是其走勢被熾熱的北交所干擾,加上11月大量國債發(fā)行又使得流動性階段性緊張,故我個人感覺深滬股市所承受的壓力應該也只是暫時現象。實際上,本周一下午深滬股市某種程度上已展示出了上述“脫敏”特征——由分時看,當北證50指數繼續(xù)于盤中上升時,深滬股市同樣也在上升,雖然上升的氣勢還是弱上許多。
考慮到北交所不少個股市盈率仍不算高,未來北證50指數應該還會有表現,不太可能驟冷,只是單日再現如此巨大漲幅的可能性應該不會太大,財富效應可能會呈遞減狀態(tài)。如果真是這樣,深滬股市走勢擺脫北證50指數的機會就會進一步增加。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